2019年11月28日,上海戲劇學院李偉教授在菠菜担保论坛大全中心校區敬業樓F310教室做了主題為“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講法——從電影《秋收起義》和話劇《三灣,那一夜》看兩種藝術形式的叙事特征”的學術講座。講座由馬衍院長主持,教育科學學院小學教育專業部分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李偉教授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大背景下,“三灣改編”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這次會議标志着毛主席軍事思想的初步形成。根據這次會議改編而成的電影和話劇時刻提醒着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但它們的叙事方式卻各有千秋。1993年的電影版《秋收起義》時長109分鐘,以時間為線索來展開故事。這是由于革命曆史題材電影中人物關系錯綜複雜,應采取常規單一的線性叙事方式。然而,今年由王寶社編劇的話劇《三灣,那一夜》打破了時間線索,采用的是非線性叙事,即回溯叙事的方式。此劇作為論壇劇的一種,遵循了“三一律”的創作原則,在時間、地點和情節三者之間都保持一緻。現場演出2小時,時間聚焦于決定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那一夜,内容情節集中,矛盾尖銳緊張,兩派不斷進行着激烈的思想交鋒。同時,劇情中間不斷回顧,穿插背景介紹,分析各團失敗原因。最終,毛委員轉守為攻,他的軍事主張逐漸占取上風。李偉教授強調,叙事策略除了常規線性叙事外,非線性叙事還包括有回溯叙事、倒叙、環形叙事、多線索叙事、分段式叙事等。比如電影《英雄》采用的就是分段式叙事,它以“無名何以連破三大高手而近秦王”為核心事件,把三個段落分開叙述,各自獨立,但三段之間實際并沒有完全斷開,而是互相勾連。後者既對前者分别予以否定,但又是前者表意上的延伸和繼續,呈現出一種螺旋上升的形态,最終逼近事實真相的頂端。這樣,張藝謀在虛實結合、撲朔迷離的講述中達到以虛襯實的目的,從而樹立真正的英雄形象,歸結出博愛天下蒼生、念及天下和平統一者乃真英雄的主旨。
最後,馬衍院長對此次講座進行總結。馬衍院長指出,“三灣改編”這段曆史蕩氣回腸、發人深省,李偉教授對各種叙事策略和叙事效果把握準确全面,對不同藝術形式之間叙事的異同分析深刻透徹,對十大菠菜网正规平台師生的學習和研究很有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