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13時07分,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逝世。為了紀念袁隆平院士對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對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世界糧食供給作出傑出貢獻;為了讓同學們為了珍惜農民的辛勤勞作的糧食,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糧食的重要性,節約糧食,為了節約中國有限的資源,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美德,教育科學學院織翼支教于6月2日在徐州市潇湘路小學開展以“悼念雜交水稻之父”為主題的班課活動。
在本次主題教育活動中,織翼支教成員們帶領同學們了解了袁隆平院士和其主要成就,了解了雜交水稻的發展過程,觀看了雜交水稻發展史相關的視頻。為了讓同學們知道現在糧食的來之不易,雖然現在一畝地可以産很多斤稻米,但在以前的社會,人民生活貧瘠,過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年年要擔心糧食的收成,織翼支教成員們給同學們觀看了從前的水稻和現在雜交水稻産量的對比,讓同學們知道糧食的珍貴性,養成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樹立“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正确觀念。織翼支教帶領同學們一起看了袁隆平院士的兩個夢想“禾下乘涼夢、覆蓋全球夢”。袁老雖然去世了,但袁老之子接替其職,很多同行的前輩們仍然為世界糧食做出努力。中國之所以能夠發展得如此強大,是因為有無數科研者前赴後繼獻出自己的人生,為人民,為國家,為世界造福。視頻裡民衆自發為他送行,他的精神感動着所有的中國人民。學生們明顯被視頻深深地觸動着,大家一起悼念了袁隆平院士。織翼支教成員們組織同學們自發讨論袁隆平院士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大家都積極踴躍發言。最後,織翼支教成員們對“節約糧食”進行了講解,同學們以接龍的方式說出了節約糧食的辦法,成員們給同學們看了節約糧食的諺語、成語,希望同學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做到節約糧食,人人有責。也正是通過本節班會課的學習,大家對袁隆平院士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夠學習袁老的精神,熱愛勞動,學會創造性的勞動,以後為祖國做貢獻。
此次主題教育班會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們節約糧食的好習慣;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使學生懂得如何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激發學生們對勞動人民的敬意,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學習袁隆平敢為人先的科學精神,如奮鬥精神、團結協作精神、勞動精神、創新精神。引導學生認識愛國、責任,奉獻擔當的精神。讓學生在生活中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學生們紛紛表示,在今後的生活中,會做到愛糧節糧,養成不浪費和愛勞動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