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号下午1點鐘,織翼支教社團的成員們準時在學校南門集合。共同前往潇湘路小學。我們排隊進行測量體溫,在門衛室登記了聯系方式,戴好口罩,進入了小學。
成員們結伴穿過樓道,一聲聲稚嫩的“老師好”穿過耳膜,直擊心靈。小朋友們好奇的把我們圍成一圈,直到上課才回到教室。
為了讓孩子們充分感受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我們在徐州潇湘路小學五年級四班為他們教授古詩《西江月》。在對古詩有初步理解後,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争相描繪出在他們心中的那個夏夜:蛙聲,稻香和歡笑…… 我們更想讓孩子們在看似平淡的詩句中,感受到勞動後普通百姓發自内心的那份喜悅。并且讓他們理解這份喜悅的背後,是辛棄疾對國家百姓的關心。“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在孩子們整齊大聲的朗讀聲中,我們看到了他們的熱情與天真,還有對知識的渴望。為了獎勵積極的小朋友,秦歡小老師還為他們準備了小禮物,每一位孩子臉上都露出稚嫩的笑容。在授課結束後,有一位小女孩羞澀的湊過來與我們搭話,問我們何時可以再來。那一瞬間,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認可。
在五年級二班,我們選取古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運用精美的PPT,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在國學盛行的漢學文化下,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經典古詩課,向孩子們介紹了詩人韓愈是如何通過這首七言絕句詩對長安初春小雨的清麗優美的景色進行描繪,從而表達出他對春天來臨時生機蓬勃景象的敏銳感知以及由此而引發的欣悅之情。課堂上我們從詩的名字,詩的作者,寫作背景,朗讀,及整體翻譯這幾個方面入手,先帶孩子們一起朗讀了這首詩,然後向孩子們介紹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逐字逐句地為孩子們講解了這首詩的内涵,并且科普了與這首詩以及這首詩的作者韓愈相關的一些中國文學文化常識,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時,同學們都踴躍地進行了發言。同學們還對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在各句詩中的體現進行了探讨。在這堂課的最後我們還請同學們讨論了一下他們讀完這首詩,上完這堂課之後的一些内心感受,他們一緻認為學完這首詩後他們更加懂得了美好也存在于常物之中,時常靜下心來,享受自然,一定也可以發現其中豐富蘊涵。
勞技課小組的成員們來到了五一班。上課鈴聲響起,講課的同學放映出預先準備好的課件,在向孩子們介紹了蓮花燈的相關故事後,我們為孩子們發下了制作蓮花等需要的材料,和他們一起動手。主講的小老師在台上為大家做着示範,台下其他的成員在座位之間穿梭着,協助孩子們折紙。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節課下來,不少孩子已将蓮花燈制作出來了。
在這次的志願活動中,織翼支教的成員們與孩子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都期盼着能再次在課堂上相遇,共同攜手,編織校園裡的師生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