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切實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國家安全問題備受矚目,為了保障社會安全和穩定,全面加強在校學子的安全防範意識和安全防範能力,近日教育科學學院組織全體師生收看《焦點訪談》等專題新聞節目并閱讀了《人民日報》有關國家安全新聞稿和文章。廣大學子觀看完後結合自身學習與生活經曆,紛紛熱議。
教育科學學院中央預備黨員陳諾同學:以前我認為國家安全很遙遠,但是觀看完相關報道後發現“平肆險,安不忘危”。國家安全作為最基本的公共産品,不隻是少數人的職責,而是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與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維護國家安全上沒有人可以做旁觀者,做局外人,需要每位大學生明确哪些事可為,那些事不可為,将維護國家安全當作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用實際行動築牢護衛國家的銅牆鐵壁。
教育科學學院優秀學生幹部談嘉铖同學:國際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着眼于當前國際形勢,作為一名學生幹部,我們要冷靜看待當前面臨的安全挑戰,堅決堅定自己的立場,抵制住誘惑,對于破壞我國國家安全的任何途徑,堅決給予抵制和還擊。在大學中,我們要樹立正确的安全觀,增強了自己對于國家安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升自身素質,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
教育科學學院學生新媒體部劉碩碩同學: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但近一個時期以來,台灣蔡英文當局與外部反華勢力加緊勾聯聚合,挾洋自重,頻頻制造事端,大肆鼓噪并加緊推動一系列謀“獨”活動,不斷挑戰“一個中國”底線,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對“一國兩制”制度不斷被挑釁現象,我想表明的态度是: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任何危害國家統一和損害國家安全利益的行為,最終都将玩火自焚。
教育科學學院學生志願者協會季文清:近期央視新聞聯播等多處新聞節目中都提到了台灣間諜情報機關竊密案件,現實中的間諜活動雖然不像影視片中的那麼離奇,但它依然也存在我們的身邊,悄悄的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與工作之中,不易被察覺,這種看似平凡的間諜活動,往往會有極強的連續性和誘惑性,對個人、社會乃至國家都有極強的破壞性。作為青年大學生的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心理,關注身邊拒絕無緣無故的恩惠,在校園營造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人人可為的濃厚氛圍。
教育科學學院18小教3班盧禮鑫同學:中國自古以來就常用“安邦定國”“國泰民安”來表達對國家安全的重視,據我所知現代意義上的國際安全内涵已由政治、軍事安全拓展至包括經濟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廣泛領域。觀看此次節目之後,我更加認識到了“備豫不虞,為國常道”的重要性,盛世并不意味着永享太平,必須始終增強憂患意識,不斷提高國家安全意識,以全新的觀念思考國家安全,為維護國家安全做出積極貢獻。
教育科學學院18學前2班團支書丁钰同學:叙利亞戰争還在持續和美國丹佛市中心抗議活動發生槍擊事件給予了我們一個警惕,身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與“兩個維護”,為開拓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教育科學學院退伍軍人、19小教3班長張朔菲同學:通過觀看節目報道,使我更加了解到了有關國家安全的概念,雖然我們平時感受到的很少,但實際上我國地緣安全環境十分複雜,還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對我國的安全利益和發展利益做出挑戰。作為一名退伍軍人,要準确把握新時代國家安全形式變化的新特點新趨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