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7日,徐州市解放路小學教育集團新元小學與菠菜担保论坛大全教育科學學院在新元小學聯合舉辦以“學”為中心,聚焦“精準有效學”為主題的數學學科協同教研活動。參會人員有菠菜担保论坛大全王可博士、新元小學蘇娅校長及工程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學生和新元小學數學教師共32人。
一、課例展示
新元兩位骨幹教師上了兩節示範課。
崔偉老師執教一年級下冊《求減數的簡單實際問題》,崔若桐老師執教四年級下冊《确定位置》。
二、執教人分享
崔偉老師:學生在學習“求減數的簡單實際問題”之前,已經學習了“求被減數的簡單實際問題”,能夠初步分析數量關系,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數量關系,學習本節課之後,還會學習“求兩數相差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這三個内容是本單元學習的難點,需要學生對加減法運算含義之間的相互關系有正确的理解,而在實際問題中這些數量之間的聯系相對隐蔽,理解和表達的難度也比較大,如何在課堂上實現“精準有效的學習”就是我思考的重點。首先,做好前測、準确掌握學生目前的知識水平和分析能力。之前學習“求被減數的簡單實際問題”時,學生已經能夠準确找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初步理解求總數是多少用加法計算的算理,大部分學生能夠簡單分析數量關系。其次,抓住關鍵問題,簡化分析方法,建立分析數量關系的基本模式。分析數量關系時,先引導學生明确吃了多少個桃子,求的是一部分還是全部?求一部分數量用什麼法計算?從哪裡減?總數是多少?得出:摘的28個桃子—還剩的7個=吃了多少個桃子。在整節課中,不論是例題的學習還是練習,在分析數量關系時,都緊緊圍繞“求一部分還是求全部?用什麼法計算?從什麼裡減?”這一系列關鍵問題,引導學生準确找出數量關系,結合減法含義正确判斷解題方法。再次,依據學生課堂反應,及時調整數量關系的呈現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例題中,最開始用分解式表示三個數量的關系,但是我觀察學生的反應,發現這樣對分析數量之間的聯系沒有任何幫助,反倒形成困擾,不如直接用學生以前接觸過的大括号表示三個數量之間部分和總體的關系,用學生熟悉的形式展示數量關系更直觀更利于分析。最後,拓展練習,深入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學生在簡單問題的解答中,經常能夠說出答案但是說不清解題思路或方法,為了讓學生理解數量關系、做到不猜數、會講方法,我先是把條件中的數量變大:一共摘了1280個桃子,還剩978個,吃了多少個桃子?再把數字變成圖形或字母:一共摘了A個桃子,還剩B個,吃了多少個桃子?以此來引導學生摒棄表面的數字之間的猜算,深入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
崔若桐老師:《确定位置》一課既是認識圖形知識的繼續,又是後面學習直角坐标系等知識的基礎。既是第一學段的發展,也是第三學段學習的鋪墊,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在如何促進學生“精準有效學”上,我注意到遵從學生的原認知,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切入教學:介紹自己的位置?由于從學生身邊的真實情境出發,學生有生活經驗,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自己的位置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後,出示書上情境,讓學生幫助圖中的小朋友說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當學生初步認識“數對”後, 又引導他們用“數對”來描述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借助班級的組與排用“數對”确定位置,學生可以直接應用已形成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體會“數對”和人的對應,經曆數形結合的過程。在明确了用“數對”确定位置的方法後,結合“地圖”、“平面圖”、“找位置”遊戲、“介紹自己座位”、“介紹好朋友座位”等練習将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了知識,一步步保證學生“精準有效”的學習,體會數學的價值。
三、聽課人交流
老師們紛紛結合聽課,暢談自己的體會和想法。
蘇娅校長:《數學課程标準》指出,學生的學習不能再單純的依賴模仿和接受性學習,而應該更多地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主動的學習方式。我們新元小學一直緻力于營造以生為本、精準有效的課堂,在一次次教研與探索中不斷提高教師的個人素養。兩位老師注重在課堂上多給學生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多動、多說、多練,同時借助有動畫和聲音效果的多媒體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學生的學習主要體現在兩方面:1、實踐探索。本節内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非常貼近,這部分内容的掌握與鞏固也是在學生的實際應用中體現出來的,實踐性、應用性很強,兩位老師在教學中讓學生面對真實的問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嘗試解決問題。2、合作交流。雖以實踐活動為主展開學習活動,也應為學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夠的空間,比如崔若桐老師先讓學生親自實踐,再組織同學之間的合作、讨論與交流,進一步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在聽完課後,老師們有什麼體會和認識?希望這兩節課能抛磚引玉,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
蘇會老師:崔若桐老師本節課的上課線索非常明晰,經曆了激趣導入、建立模型、運用模型、拓展延伸、總結學法5個環節,由淺入深,環環相扣,通過多種形式練習,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實際生活中,獲得充分的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提高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運用模型解決問題時,崔老師設計了一個闖關遊戲,把課本中生硬的習題變得生動起來,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劉秀秀老師:崔偉老師這部分内容主要教學求減數的簡單實際問題,這類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見,它與求剩餘、求一個加數的問題一樣,實質上也是已知總數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實際問題,都用減法解決。學生學會解答這類實際問題後,就可以更透徹的理解減法的含義,更好發體會加減法的關系,進一步提高用加減法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學生确實存在根據數量猜解題方法,崔偉老師把數量變大或用圖形字母表示,确實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量關系,為後面學習“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問題”提供思考的範例,讓學生分析有方向,表述有參考。抽象的數學數量關系是學生特别不擅長的,要理解要表述要根據數量關系列出算式,對我們新元小學的學生來說難點很大,崔偉老師在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去表達,有講給全班同學聽、有同桌互相說一說、也有“做小先生”的,多種形式激勵學生主動思考盡量表達,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隻做好引領者和疑難處的指導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崔偉老師:在建立模型這一環節,崔若桐老師首先讓學生在方格紙的`交叉點上畫出自己的位置。這一步老師向學生提出了四個要求:第一,拿出方格紙表示自己的座位;第二,展示反饋,同桌互相檢查;第三,閉着眼睛想。根據方格紙想自己在班上的什麼位置;第四,在方格紙上找出一位好朋友的位置。這樣一來,一是讓學生建立起數對的表象,體驗數學化的過程;二是為學生創造用數對确定位置奠定認知基礎;三是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莊曉純老師:崔若桐老師的教學風格風趣幽默,善于調整課堂氣氛,體現了學生與教師的共生。尤其是遊戲環節,不僅讓學生在遊戲中輕松掌握技能,更是讓學生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馬東霞老師:崔偉老師這節課一共處理了四道練習題,練習中的前3題都是求減數,也就是求一部分是多少,連續的幾道同類型的題目可以幫助學生在不同的問題情境中體會同一種數量關系可以有不同的具體表現形式,進一步加深對相關數量關系的理解。第4題是學生以前學過的求和與求剩餘的實際問題,崔偉老師将這些問題與剛剛學過的問題進行比較,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求減數的實際問題的理解,有效的提高根據數量關系和運算意義正确選擇計算方法的能力。怎麼樣在有限的四十分鐘裡完成教學任務,還要在這一節課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深入理解題目數量之間的含義,或者要求再高一些,希望全班大部分同學都能準确分析處數量關系、選擇正确的方法分析并解決問題,是我們面對新元小學這些孩子常常思考的問題。他們的學習完全依賴學校依賴教師,依賴于每天一節的數學課,如何利用好這四十分鐘、構建高效課堂?我們任重道遠。崔偉老師在這一節課中不論例題還是練習,都在強調“求一部分還是全部?用什麼法計算?從哪裡減”,這是分析“求被減數是多少?求減數是多少?求兩數相差多少?”都要思考的主問題,緊緊圍繞這一主問題思考、解決,學生的困難迎刃而解。那麼在教學中每一節課都抓住核心問題引領學生分析,給學生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提供一個思考的範式,或許是不錯的嘗試。
蘇娅校長:為了提升我們新元小學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我們新元小學一直在開展高效務實的教研活動,今天的“以學為中心,聚焦精準有效學”就是我們新元小學開展的“四學課堂”的主題之一。兩位老師在教學中,能夠做到對教材整體構建、精準解讀,能夠緊緊圍繞教學的主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并且在練習中注重練習題目的對比和延展。希望這兩節課能夠抛磚引玉,不論是我們覺得有效的教學環節還是待商議的解讀,都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們如何利用四十分鐘構建高效課堂?如何打造我們新元小學自己的高效課堂?如何把理論和實際切實結合,形成富有新元特色的數學課堂?
菠菜担保论坛大全王可博士:“精準教學”模式是在斯金納學習理論的基礎上産生的,主張利用流暢度對學生的發展進行衡量,并有信心技術給與其充足的技術支持、提高教學有效性。立足于精準有效學的發展現狀,确保“目标有效、要素有效、結果有效”。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充分的理解和了解學生,明白什麼是學會和掌握,這樣才能夠選出正确的教學路徑,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使學生循序漸進發進步,進而完成全部學習任務。課堂教學中,由學生的行為體現教學的有效性。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兩位老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方法,能夠帶領學生深入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向“精準有效學、構建高效課堂”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希望這節課能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在小學階段,面對我們的不同的學生,面對這樣的教育環境,我們一線教師怎樣做才能真正的聚焦“精準有效學”來打造新元小學的高效課堂。
徐州市工程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與徐州市解放路小學教育集團新元小學堅持以合作促共赢、以交流促提升的發展思路,建立起了良好的校際合作機制。此次協同教學研讨活動的順利開展,不僅增進了兩校友誼,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而且為菠菜担保论坛大全教育科學學院形成師生共研的學習氛圍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提升小學教育專業素養提供了正确的引導方向。未來,兩校将繼續通過先進的辦學理念、管理模式、課程文化的共享,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提升雙方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